关于价格又设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假如你运用过直通车人群,应该知道人群推行的好处,能够进步点击率,转化率或ROI。

但也会遇到一些问题,人群优化没有思路,下面是一些常见问题: 

1,推行什么阶段应该增加人群? 

2,人群标签应该怎么组合? 

3,人群溢价应该多少?

 4,为什么人群高溢价拿不到展示?

 5,为什么人群高溢价拖价效果差?由于这些问题,造成很多人有很多了解和操作上的误区,基本原理没有搞清楚,凭片面猜想去了解和操作。看完这篇文章,你就会了解直通车人群原理,更好的去运用人群标签。 

误区一:人群标签只有创立了才会有,不创立就不存在。并不是这样,人群标签是建立在关键词基础上的。不论你添不增加人群标签,人群标签都是存在的,仅仅没有显式的数据来查看而已。 

误区二:人群设置人群重合部分太多。很多人设置标签相似这样设置,女10%溢价;女300元以下10%溢价,这样设置有什么问题呢?会导致人群重合了,同一个人契合两个标签,这样就不能起到数据优化的意图。 

误区三:想当然的觉得产品合适什么人群标签,然后就只增加那些标签。标签不能想当然,甚至不能按照生意顾问的人群数据去增加标签,由于计算的逻辑有可能不同,或许有误差。正确的人群标签应该做到大范围掩盖,小单元优化。

 误区四:人群标签组合粒度太细,比方性别+年纪+类目笔单价+月均消费额度;或许粒度太粗,比方就一个性别。四个标签组合,会导致流量很少,由于人群标签掩盖不是100%,会有一部分人群是不在标签内的。独自一个标签,比方女,这种优化的含义也不是很大,由于下面有太多细分的,假如女18岁以下这个人群数据差,可是女18-24岁这个人群数据好,可是整体女表现数据为差,那么你还是会降低溢价。下面我给出人群四个基本原理和证明,请仔细看,上面说的问题和误区都能找到答案。 

原理一:人群数量只跟关键词有关,是在关键词基础上的。人口属性标签是自身就存在的,不是由于增加而存在。 

原理二:同层标签一起增加是取并集,不同层标签一起增加是取交集。 

原理三:假如一个人一起契合两个标签,数据会计算在溢价高的标签下。假如溢价相同,则数据计算在标签位置排序靠后的标签下。 

原理四:人群每层标签掩盖不是100%,会有一部分不属于标签。有了上面四点基础理论,就有了优化操作的方向了,说一下我的人群优化操作思路。